巨紫荆(Cercis gigantea),豆科,落叶乔木或大乔木,自然生长的植株可高达30m、胸径达1500px以上,是近几年发现的具观赏价值的优良乡土树种。巨紫荆叶互生,全缘,心形或近圆形,枝条柔软下垂,稠密飘逸。花萼紫红色,形似紫蝶,先花后叶。每当早春,枝干布满紫花,如云如霞,锦灿映天。荚果暗红色,条形,与绿叶掩映,颇为动人。
巨紫荆的病虫害防治
巨紫荆是一种抗病虫能力较强的植物,多年来栽培未发现重大疫病和灭生性害虫。在栽植密度较大时,个别植物易染叶部角斑病、叶枯病和枯萎病,害虫有蚜虫、褐边绿刺蛾、大袋蛾等。
巨紫荆幼苗期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,一二年生幼树未见发生病害,三年生以上大树的叶片会发生角斑病、叶枯病。该两种病害在雨季来临的七月侵害叶片,发病叶片呈黄褐色至深褐色枯斑或枯叶,发病部位有叶缘向叶片中部侵染,严重时造成落叶,影响植株生长。
防治可参考以下技术:发病前的六月下旬向叶面喷布波尔多液,每两周一次,雨后及时补喷;对发病植株可喷布百菌清、代森锰锌、大生M四五等杀菌剂;冬季落叶后要清除病叶病枝;对危害较轻的蚜虫、褐边绿刺蛾、大袋蛾等达不到经济危害程度一般不进行防治,达到经济危害程度时,可叶面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。